
“2.14恶性撞船事件”发生后,台当局始终对真相含糊其辞,大陆海警迅速回应,在厦金水域展开了动态巡航。期间大陆海警船和台“海巡署”船只发生危险对峙,大陆海警却意外暴露不足,难以有效震慑台“海巡署”?
据媒体消息,在与台“海巡署”的对峙中,大陆海警船凭借自身排水量和火力上的优势,一度将台“海巡署”的舰船压制,对方只能铩羽而归。但是从现场传回的图像资料来看,专家表示,大陆海警的执法船,其实是过去海军退役护卫舰在拆除导弹、雷达和大口径主炮后的改装版本。
专家声称,虽然大陆海警的执法船保留了军用舰艇的特征,舰上还配备4座双联装37毫米速射炮,但这也恰恰暴露了大陆海警的不足,即这些舰艇虽大,但火力配置不完善,和国外先进执法船还是太弱,难以有效震慑台“海巡署”。
按照专家说法,海警执法船和军用舰艇不同,一般面对的执法对象都是同类型执法船以及违规民船,在这样的情况下,虽然4座双联装37毫米速射炮看上去极具威慑力,但它实际上没有什么弹性执法空间,这就是为何无法对台“海巡署”形成有效震慑的原因。
众所周知,中国海警在南海海域和菲律宾船只交锋时,通常使用的是高压水炮或者是强硬的警告姿态,迫使对方离开相关海域。但在和”海巡署“对峙期间,大陆并没有派出那些专业执法船,而是出动了过渡性的军舰改装版本。
对此,专家表示,虽然杀伤力较高的热武器,可以在特殊情况下迅速发起反击,但只要一开火,就意味着局势已经到了动武的危险时刻。若是不开火,则无法对对方形成有效震慑。
但实际上,过渡性的军舰改装版本的执法船出动,又何尝不是在告诉对方,中国大陆已经动了真格,在解决两岸问题上,以及对“2.14恶性撞船事件”的处理上,大陆的决心已经摆到了明面上,奉劝台当局认清形势,做出正确的选择。
不过还是有观点认为,如今中国海警部门已经有了充足的资金,技术方面已有改善,相比起火力虽猛,性能虽强的军用舰艇,还是应该配置更专业的舰艇。
早些时候,由于建造专业执法船需要漫长的时间和大量的资金,因此,海军只要有舰艇退役,就会拆除其导弹和雷达,并移交给海警部门继续使用,发挥余热,而海警部门面对周边国家的挑衅行动,也需要足够的执法船只来采取反制,因此,大陆海警有不少的军舰改装版本的执法船。
但随着中国崛速度的加快,中国海警也建造了专业执法船。比如说排水量超过1万吨的5901执法船,不仅有1座76毫米主炮,2门30毫米副炮,还加装了数门高压水炮和直升机起降平台和机库等。不可否认,未来中国海警的执法船不论是从数量还是质量上,都会有很大的提升。不过如今在厦金水域,大陆海警也足以震慑台“海巡署”。
